實話青辣椒

2014100421:41
 

 
 

說誠實話是一項公認的美德。日常生活中,要說誠實話,卻是
一種“高難度動作”。面對“我好肥?”“我老了?”等問題,
總要使出渾身解數,才令現場氣氛緩和。可是,老師對學生的
評語、醫生對病人的斷症、輔導員對受導者的評估等專業判斷,
都不容含混其辭,於是他們便擁有“有話直說”的權利。可能
我們對專業人員說真話習以為常,卻沒考慮到這些真話對當事
人的衝擊。

 

在輔導工作時,我曾接觸一位患上抑鬱症的女士。她是妙麗,才
三十歲出頭,原先工作精明能幹;但在發現男友移情別戀後,
便開始鬱鬱寡歡。夜間睡不穩,日間工作時情緒波幅強大。她於
是尋求醫生的協助。


“我到醫生處求助。醫生一臉冷漠,聽完我的自述。左腳在搖呀
搖的。厚厚的眼鏡玻璃片下,是一雙自鳴得意的眼睛。他問了幾個
問題之後,冷冰冰地告訴我:’你患了抑鬱症。’”
 

“我拿了幾袋藥丸,離開醫務所,乘搭西鐵回家。腦袋響起醫生的
話,突然冒起跳路軌的念頭。對我來說患上這病跟發了瘋沒甚麼兩樣。
我完蛋了!

 

“吃藥,吃藥,吃藥。親朋都把所有希望寄託到藥物去。他們覺得藥
物是救星。他們不知道,這些藥物在口裡汲乾我所有涎液;把我的大便
都變乾。它把彩色繽紛的夢境變成凍凝的灰、黑、白色。我翻查書藉,
知道藥物會引起一些副作用。詢問醫生時,他顯然不知道我已讀了這麼
多資料。他敷衍地回答了一堆我早已知道的東西,他始終沒有解答我心
裡的驚怕。”

 

慶幸的是妙麗換轉了醫生。新醫生給她開了新藥物,睡得穩了一點點,
最重要的是這位醫生體諒的說話。

 

“這位醫生雖然年輕,但他願意聆聽我的焦慮。還有,他分享一些病
人治愈的經驗。他正面地講述我的病情,卻把它比喻為一場感冒,不經
意患上了,便要好好治理,而不要再自己嚇自己,使病情更壞。令我驚
喜的是他很讚嘆我工作的成就,和性格上的堅毅,並相信我一定能康復!”


妙麗的經歷,不斷提醒自己身為輔導員,擔當助人專業要更敏感、更慈悲。
原來專業人員的真話,對當事人有著難以預計的重量。這教我聯想到吃
青尖椒去──喜歡吃辣的人,會把整個青尖椒吞下而面不改容。對於平
凡味蕾如我輩,則一定會先去核去嚢,才放入食材中去,免得吃時眼淚
直流。同樣地,說實話,也要小心看看對方承受的能力,才可避免造成
災害。

文:梁錦萍